Saturday, April 14, 2007

巴黎——露天博物馆

This is a big day!

除了幸运,不知道能再说什么。由于出发前没有足够的时间申请瑞士签证,使得我们在结束了 Lund 的事情后,要到巴黎来申请,也就让我们有机会在这座浪漫之都度过周末。巴黎的天气很晴朗,莱因河畔的阳光让人心醉。

旅途的疲惫也无法按奈激动的心情,尽管昨晚的飞机晚点导致我们很晚才就寝,但今早我们仍然九点就在旅馆整装待发,因为我们希望能够留更多的时间去领略巴黎的魅力。巴黎的公共交通很方便,有四通八达的 RER 铁路、地铁以及巴士,但我们仍然听从了本地同事的建议,采用步行的方式来游览巴黎。也许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能够在各个景点之间节省时间、减少出行的体力负担并且降低我们在这座陌生的大都市迷路的机会,但对于像巴黎这样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来讲,或许用步行的方式能更完整更细致的体验她的内涵,同时,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凭借着地图寻找方向,也是一件有意思并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

Gare Du Nord 01Gare Du Nord 04
晨暮中的 Gare du Nord

离住处最近的景点便是 Gare Du Nord,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出发点。和昨晚看到的北站相比,在早晨略冷的灰色光线笼罩下,这座古老的建筑显现出了另一番景象。墙面上繁复的纹饰和装饰雕塑的细节在良好光线的照耀下都完整的凸显了出来。门前的站台、站台上的街灯以及站台前来往的车辆将北站古典的气质和现代的功能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从北站正对着的 Boulevard de Magenta 向南,我们开始朝着塞纳河的方向前进。在北站东南边不远处还有一座车站,Gare de l'Est,即东站,也就是地铁四号线北站的前一战。虽然乘坐地铁只需要 2-3 分钟,但是在地面上我们则步行了十多分钟。遗憾的是似乎这座建筑在维修中,很多地方都搭起了脚手架,但主体额前的雕像和时钟仍然使得整个车站都散发着古典的气质。我们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便继续向南行进。

从东站向正南大概隔两个街区,有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只是我们未能从地图上获得这座教堂的名称。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这样的哥特式建筑,所以这虽然仅仅是一座不知名的教堂,也使人不得不想多拍几张照片,多驻足几分钟。

Boulevard de Magenta 是一条比较宽阔的主要街道,两旁的建筑非常整齐,但每一座又不乏自己的特色。后来听法国的同事介绍说,当时的法律规定,在新建一座建筑的时候,必须和其它建筑保持同样的高度,并在街面上和其它建筑对齐,以保证市容的整洁。很难想象以热情浪漫强调自我和创意著称的法国人,居然会有这样严苛古板的法律条文;同时也令人感叹,修建起这样一座浪漫之都也绝非易事。据说直到现在,法律也对老城区建筑外墙的使用仍然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涂装、不得悬挂广告标识,不得放置空调外机;如果不是这样,我想游人也难以在巴黎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古典气息,而会像在成都一样,只有在类似于井里和洛带这样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个城市古老内涵的精髓所在。

Gate 03
街旁厚重的大门
Sculpture in Streets 02
强面上的装饰雕刻
Street 01
古朴的街灯

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久了,猛然走在这样古朴的城市街道中,让人感觉好像置身于一个偌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之中。街边即便是再平常的建筑,也装饰有华丽的纹饰和栩栩如生的雕塑,它们的门更是这些平常却不平凡的建筑艺术的缩影,高大、厚重又不失隽秀,无时不刻不在散发那永恒的古典气质。只有街边停放着的各式名车、店面橱窗里的时尚商品和门边并不起眼的密码锁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我们仍然身处 21 世纪的现代。

沿着 Boulevard de Magenta 向南又走了大约半个钟头,我们来到了共和广场 (Place de la République)。广场中央有一座柱状雕塑。圆柱四面是四尊神态各异的女性雕像,柱上屹立着青铜打造的另一尊女性雕像,一手扶剑,一手挥扬着橄榄枝,腰间则悬挂着华丽的短剑。

Place De La Republique 03
共和广场
Place de la Bastille 02
巴士底广场塔顶

继续向南,半个钟头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巴士底狱是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非常坚固的要塞,建造于 12 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当时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后来,在巴黎市区不断扩大下,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18 世纪末,它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囚犯。例如,文学家伏尔泰在此处坐过牢;因此不少当时的民众就认为巴士底监狱是法国王权专制独裁的象征之一。

目前的巴士底广场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塔,塔顶是一座舒展的金色天使雕像。天使踏在金色的球上,展开着翅膀,手举火炬,象征着自由。

我们从巴士底广场正西边的圣安东尼街 (Rue Saint-Antonie) 向西走,一眼便瞥见另一座带有拜占庭建筑风格的教堂,后来查阅资料确认为圣安东尼教堂,即和面前的这条街道同名。经过教堂沿着这条街达到下一个岔路口,拐向北边沿着 Rue de Birague 走,便是孚日广场 (Place des Vosges)。

在孚日广场的入口处,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卖艺人,脚边的琴匣中有几枚零星的硬币,而这位艺人显然并不在意琴匣中硬币的多少,也并不在意如我们偶尔在其身旁驻足的路人,只是在非常专注的演奏小提琴。虽不是音乐专业人士,但也能听出能以如此娴熟的技巧演奏的也绝非等闲之辈。乐曲相当耳熟,却未能道出出处。我们驻足聆听了片刻,便进入了孚日广场。

Louis XIII
路易十三
Voilin Man at la Place des Vosges
孚日广场门前的艺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人的确有些疲倦了,一直看着各式各样的有着繁复装饰的建筑,不免有些审美疲劳。而眼前孚日广场的闲逸的气氛和绿葱葱的色彩,则给了我们最好的休息和调节。听着耳畔古典的乐曲,漫步在绿荫的花园中,驻足于路易十三英武的雕像前,我们再一次为巴黎浪漫的气氛所倾倒。

从孚日广场沿着圣安东尼街回到巴士底广场,我们折向朝向西南方向的 Boulevard Henri IV,塞纳河便在不远处了。在街边我们发现了一间花店,店门口五彩缤纷的颜色让我们不得不进入一探究竟,进去后,除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外,倒是也有特别的发现。这里包裹好的花束中,居然有用棉花做成的。第一次知道,原来棉花也是可以装饰成花束的,只是不知道这种花束代表着什么,要在什么场合下才送棉花呢?

Flower Shop Cotton
棉花束(?)
Flower Shop
街边的花店

从花店出来,没走几步,散发着无限魅力,孕育了这座艺术与浪漫之都巴黎的塞纳河,就在眼前了……

(未完待续……)

(点击这里浏览所有照片)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什么时候回呢?去了好长时间了把:)一个一个的游记,写的很让我向往哦

Anonymous said...

无意中发现gregory,以为是我的那个gregory,他同你一样出国公干,一样细腻,可是,我还是失望的发现这不是我的gregory.
不过,很高兴看到你的文章,很舒服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