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时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时事. Show all posts

Monday, June 22, 2009

MSN Messenger 十周年活动

MSN Messenger 十周年纪念:Gregory 的注册时间
去年 11 月腾讯搞了个 QQ 十周年纪念的主题活动,而今年,有更多的互联网上熟悉的面孔也迎来了十岁生日……比如,MSN Messenger,也开展了一个“十年相知恒有信”的活动,登录后不但可以查到自己在什么时候注册,也能参加一些诸如寄语啦感言啦之类的……

查了一下,我注册 MSN Messenger 的时间是 2000 年 8 月 23 日 13 时 32 分 43 秒,比我想象的早一些,细数起来,到现在用了也差不多快 9 年了…… 目前,基本上 QQ 和 MSN 是同步上的……

另外,Google 的 Blogger 也十岁了。Blogger BuzzBlogger is Turning 10(可能需要翻墙)。

我应该是在 2005 年“十·一”黄金周前某一个下午等下班时注册的 Blogger,到现在也有四年半的时间了…… 开始还写很多阿猫阿狗的文章,现在读起来也觉得很青涩,偶尔也有些技术文章,不过由于朋友们的抱怨而把技术类文章移到了另外一个专门的 Blog:“月蝎研究”,避免非技术专业的朋友看到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章而沮丧……

现在也比较少写生活琐事、牢骚以及阿猫阿狗的东西了,因此可能想来这里窥视个人生活的朋友们越来越失望了……倒是慢慢的以游记、美食、影评、电子产品的介绍性文章为主,个人觉得这样比较言之有物,好过无病呻吟。麻烦的事每次出去拍一堆照片,后期的整理和处理非常花时间,到现在 3 月份出差去罗马和巴塞罗那的照片都还没整理出来,“五·一”去莲花湖的也还差一半…… 不过早晚还是会贴出来的,多少还是有点精彩的值得介绍的东西……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腾讯 QQ 十周年庆典活动

腾讯 QQ 十周年庆典活动
大笨熊那里看到“腾讯 1998-2008 十周年庆典”的纪念活动。可以看到自己的 QQ 年龄以及好友的地理分布。

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也是在 99 年高中毕业以后的暑假了。上大学后上网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虽然学校机房速度慢得让人抓狂,但仍然乐此不疲的不断找代理去申请 Hotmail 和 Yahoo! 的邮箱。那个时候电子邮件都还没有很普及,平时和高中同学写信来往总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到了电子邮件里变成打字后,就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上网更多的时候还是混迹在几个教育网比较有名的聊天室。

后来是在机房的某一台电脑上看到装好的一个叫做 OICQ 的东西,申请了一个号码随便找了个人来聊了一阵,到第二次再去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之前的号码了。于是又申请了一个号码,并且老老实实的把号码和密码写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不想,这个号码一用就是九年。

印象中,自己好像一直对 QQ 没有什么正面的评论。从开始说抄袭 ICQ,到接下来说联网质量差,界面差,到后来对 QQ 空间发表无尽的鄙视。然而自己却仍然是每天上网首先登录 QQ,成为 QQ 会员,用 QQ 传文件;到后来父母告诉我他们的 QQ 号时,才发现使用 QQ 已经成为习惯了。今年国庆节父母来成都,母亲还缠着我让我帮她开通了 QQ 空间,说她的好友都有了。

Update on 2008/11/13:

这两天在网上发现有大量关于“腾讯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的讨论,发现已经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开始行骗。

可以肯定的是,抽奖活动确有其事,可查询十周年活动的官方网页。可以注意到腾讯 QQ 自己所举办的活动,网页的域名一定是“qq.com”,或者其子域名。任何在其它域名下发布的抽奖活动,基本上皆可认定为假冒骗局,请广大网友提高警惕。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Solidot 网站可能将要关闭

我一般不善于在网上搜集资讯和新闻,因此很多发生的大事件通常都是朋友们告诉我的,除非是我明确知道我需要找什么的时候。以前 Tyrael 推荐给我 Solidot 的资讯网站,它每天都发布一些 IT 业界相关的资讯,我用 RSS 订阅了,于是这也就成为了我 IT 资讯网上几乎唯一的来源。

前两天 Solidot 网站放出信息说“Solidot 网站准备关闭”,主要是维护该网站占用了站长大部分的时间,而开办维护这个网站,本来只是出于业余的目的。尽管现在网站处于上升期,一切形式大好,但是站长考虑再三,还是准备关闭。

看到这个消息,觉得蛮遗憾的。Solidot 发布的消息,虽然每篇都很简短,但是每篇都会给出相关的背景资料的链接。而且每天都有更新,涵盖面也很广。每天早上来翻一下 Solidot 的新闻,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习惯的一部分。

昨天,Solidot 网站又说“Solidot 已放到 Ebay 上整站拍卖”,而且更新说,已经有六、七家单位和个人联系站长。不管怎么样,希望这个网站能够继续开办下去,同时也希望接手的新主人,能够继续维持 Solidot 原来的风格和原则。

Update on 09/12:
Solidot 发文说,“Solidot 将继续稳定运行”,而且,方向不变,规则不变。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Friday, August 25, 2006

九大行星成追忆

太阳系现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了,而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冥王星,现在已经不再是行星了。

冥王星之所以会被开除,是因为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大会昨天通过了太阳系行星新定义:“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因此,保持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地位 76 年的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冥王星“原则上”更应该属于柯伊伯环带天体。柯伊伯环带是太阳系外围的一个区域,那里有许多小天体绕太阳运行,可能是太阳系早期物质形成行星之后的剩余材料。现在科学家已在那里发现了数百个天体。之前本来要纳入太阳系行星行列的“齐娜”和谷神星也同样属于这个范畴。现在,这些天体被命名为“矮行星”。

冥王星被除名,主要的原因有三个:质量太小、冰幔太厚、轨道太扁。

它到底有多小?“我爱妞妞”这个帖子上的图片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直观印象。

实际上,学名为 2003UB313 的天体“齐娜”已经比冥王星要大,如果不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则“齐娜”完全有成为太阳系行星的理由。而类似这样的天体随着天文工作的进行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天文学家们不得不面对近 20 个行星的尴尬。

个人觉得,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不断的了解,对行星和其它天体根据它们的特征重新明确定义是一种进步。尽管 70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但当初因为错误估计了冥王星的质量而把它纳入太阳系行星的行列,人们也用了数十年来习惯和接受。

同时还想提一下可怜的天蝎座,因为它的守护星是冥王星。在冥王星被发现之前,天蝎座是和白羊座共用火星为守护星的,就像处女座和双子座共用水星而天秤座和金牛座共用金星。现在冥王星没了,不知道占星的规则是不是也要变化呢?

Thursday, December 01, 2005

世界艾滋病日

今天是第 18 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遏制艾滋,信守承诺”。

刚听到这个主题,我在想这个“承诺”指什么,用这个作为艾滋病防治的口号,是不是有点牵强?后来我从联合国 2005 年世界艾滋病运动的网站上查到,原来这个“承诺”指的是《艾滋病承诺宣言》中的承诺。具体包括:开展预防、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建立卫生系统、提供必需的资源、以及保证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治疗、关怀,并尊重他们等活动。

突然觉得,现在整个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关心和爱护,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了。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又浮现出胡主席看望艾滋病患者,亲切的和他们握手交谈;“爱心大使”普存晰先生搂着爱滋婴儿热泪盈眶的画面。

我不是一个艾滋病患者,所以无法理解这样的关心和爱护对于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然而,各种媒体,对各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报道,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集,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弱势群体的感受和处境?

诚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怀疑这样的关心和怀疑的必要性和真实性,不管是对艾滋病患者群体本身而言,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这以及整个世界艾滋病运动都是非常必要而已意义深远的。但我总在想,作为弱势群体,也许最需要的,只是承认。

为什么作为弱势群体的艾滋病患者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是什么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的?

歧视。

也许艾滋病至今仍然是不治之症而且具有传染性,以及和不洁性行为之间的暧昧关系是这种歧视的主要来源。人们歧视,因为人们认为他们道德败坏,人们害怕被传染,人们害怕也和他们一样成为弱势群体受到歧视,甚至被社会关心和爱护。

一个人,如果公开了他是艾滋病患者,面对人们的唾弃和歧视,固然是相当大的压力;然而,面对来自满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关心和爱护,我想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所以我要说,作为弱势群体的一份子,最重要的,也许不过就是承认。别关注我,别觉得我和你有天大的不同,别当我是弱势群体。

没人喜欢靠别人的关心、爱护乃至怜悯生活,就像没人喜欢在别人的歧视和咒骂中生存一样。有些人相对于我们是弱势群体,我们相对于另一些人是弱势群体。

或许我们总是在关心或者歧视一些弱势群体,同时在向另一些强势群体抗争来保护自己所在的弱势群体,想要挣脱“弱势群体”这顶帽子。

或许大家同时把帽子都摘掉不太现实,不过,值得想想。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2008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昨天 2008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方案揭晓了,当时没看,今天看电视才知道的。之前想着反正逃不出什么大熊猫、藏羚羊、中国龙什么的,没有太关注,所以看到了结果也没有太意外。刚刚看到的时候,也和附和着大家对这个方案表示鄙夷,尤其是听到五个福娃 (Friendlies) 的名字是为了配合“北京欢迎你”的口号时,更是觉得没有语言。

晚上的时候,新闻台的“面对面”栏目访问的是这套方案的总设计师韩美林,讲了一些经过和相关的背景,这会儿坐下来把相关的信息翻出来看了一下,觉得其实也没那么糟,刨开那些硬扯上的说辞,总的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2008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 (Friendlies)

设计方案发表后,公众媒体是一片叫好的声音:各地群众争相购买相关纪念品,非常支持,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小朋友们喜欢得不得了;奥组委和各方官员们非常满意;海外人士表示赞赏;奥委会主席更是说触动了他得心,也触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然而,我听到的口头意见,论坛上的评论,还有 blogger 们的文章,则基本上是骂声一片……

诚然,公众媒体的报道,需要有一定的导向目的,全挑好的说,这很正常;网上网下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也是健康文化氛围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来看问题呢?

记得当年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方案发布时,也是骂声一片,有的说老土,有的说不知道什么玩意儿,有的说中国人越来越没创意,还有的说奥运会看来要砸。现在呢,用了这么久,看起来还是不错吧,从和各种各样奥运合作品牌的并列来看,也没觉得太煞风景吧。我们一定跳出来说人家的设计方案老土没创意,就能体现出自己时尚有创意吗?

Blogger Search 里搜了一下,关于“奥运会吉祥物”的 blog 帖子已经有 2000 多个,随便翻看了一下,大多数只是对新闻图片的摘抄和转贴,少数有评论的帖子里面,大部分都是持反面意见的。主要有这么几种:

为了平衡各方面势力,求全之下的无奈选择。

为了“平衡”我想不假,但说“无奈”也未必。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地域广、民族多的国家,东北、江南、西北、西南各地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要设计出一套方案来兼顾全国各地各种层次的人民的利益和口味,这本来就是一件难上加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套五个有整体连贯意义但各自又来自不同地域的吉祥物,是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最好的方案。毕竟 2008 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奥运会,不是北京人民的奥运会。中国是第一次举办,本身这就是一个争取了多年的极其难得的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风貌的机会,所以兼顾各方利益,融合成一个整体,这原本就是一个必然的方向。数目上确实是历届奥运会最多的,但谁也没有规定说越少越好吧。

老土、和国际流行趋势脱轨、做作。

什么叫老土,什么叫时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都很崇尚的东西。在这套吉祥物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我觉得是一个很基本的思路。如果跟着所谓的国际流行潮流,整出一套抽象的图案,估计会有更多的人骂说我们丢掉了老祖宗五千年传下来的精髓。觉得它土,做作,是因为我们对传统的东西太了解看得太多了,所以对外来的东西总感觉耳目一新创意无限。反过来看一下,悉尼的那些动物都是被他们国家翻来倒去利用的,拿来做奥运会吉祥物会不会土?雅典本来就是一个盛产神话的地方,用神的名字来命名吉祥物,岂不是土得掉渣(试想一下我们的吉祥物如果叫“太上老君”、“太白金星”)?所以土不土,时不时尚,只是个相对的看法。历届奥运会,哪个吉祥物不是费尽心机的要体现举办国的本土文化?我们有那么悠久的历史那么深的文化底蕴,为什么不拿来用?

其实我觉得这次奥组委在吉祥物上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虽然骂声很多,但总归是向北京奥运,向世界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其实,不管设计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跳出来骂的,所谓众口难调,要大家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作为“大家”的一份子,可不可以宽容一点,大度一点,积极一点?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在这里和稀泥,但我确实觉得这次的吉祥物方案,虽然不至于让人耳目一新,但绝对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分开来看,每个都个性十足,巨蟹贝贝水灵秀丽、金牛晶晶憨态可鞠、狮子欢欢大气稳健、白羊迎迎活泼机敏、天秤妮妮优雅亲切。全部融合起来,又能和奥运五环、中国水墨、年画、阴阳五行挂钩,有很强的延展性,而且从那一套“我们的小运动健将”图片来看,运用到各个具体的项目中去,也是得心应手,可爱得不得了。

我反正是已经收集了所有相关得图片,我喜欢它们!